(蘇拉攀冰耍酷中)

攀冰由攀岩運動發展而來,是攀登高山、雪山的必修科目,更是登山運動的基本技能之一。目前攀冰主要是自然冰,分為冰瀑和冰掛兩種。更困難的是冰岩混合。

攀冰的兩大派系︰
最合理的分級系統是加拿大和法國的。這系統使用在加拿大和阿爾卑斯山,這兩區的冰攀活動大概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三,美國的攀登者像JeffLowe也使用這種分級系統,它包含兩個數字,像是II-5。
第一個數字(羅馬數字)表示"嚴重性",它代表偏遠度、攀登長度、下降難度、危險程度、路線持續性。"I"是在路旁只有一個繩距,然而"VI"須要豐富高山攀登經驗,除非攀登速度快速的頂尖攀登者,否則難免要露宿。
第二個數字(阿拉伯數字)表示"技術等級",代表路線中最難部份的技術難度,垂直狀態、確保難易、冰的種類、繩距的持續度也計算在內。"2"代表只須用一支冰斧;據我所知,目前全世界只有一些垂直或幾近垂直的路線而且是沒有確保的,抑或巨大的懸壁是"7"級的路線。因為這很像WI美國系統,這個技術分級也表示成"WI",所以WI系統基本上像是技術等級。
這種系統包含相當多的訊息,因為用兩種不同形態的難度分級,然而這兩者又並非全然無關,換句話說,技術上較容易的路線一般也不需花太多心力。(因為你可以往下攀登)

難度級別︰
攀冰的難度是由有經驗的攀登者首次攀登后確定的,其參照物為不隨季節和時間變化的永久性的阿爾卑斯攀登路線。傳統的難度劃分採用蘇格蘭難度系統,分為7 個等級︰
一級︰只用冰爪就可以走上去。
二級︰單繩距60至70度的冰,包含少量短的陡階,確保安全。
三級︰持續70至80度的冰,通常濃且硬,可能含有短距離的峭壁,但有好的休息點,確保安全。
四級︰持續75至85度的冰,好的確保區零星分布,有少許顯著的垂直區,通常冰質很好,提供良好的保謢。
五級︰有很多85至90度冰壁艱苦的繩距,差不多是攀岩5.9所需要的技巧及能力。
六級︰非常陡峭,沒什麼休息處的艱難繩距,常要懸吊著確保,冰質不是頂好,安全性可疑,需要高技巧,差不多是攀岩5.10。
七級︰差不多是垂直的冰壁,非常薄,冰質也不好,不知道有沒有附在岩石上,保護不易或不能,大約是攀岩5.12的專業技術。
美國登山家傑夫‧洛根據這7個等級又劃分出永久性冰壁和季節性冰壁。AI為永久性冰壁,WI為季節性冰壁。當攀登者看到這兩種符號之一,就明白自己將要攀的是季節性冰壁還是永久性冰壁。
雖然攀冰有難度等級,但季節不同、氣候不同其攀登難度也會有變化。
冰壁上的情況經常會發生一些變化,每個攀登者在攀登時,要把攀冰難度再加一級,這樣就能確保完成攀登。
最後奉告攀冰愛好者在準備攀冰之前,要仔細收集自己將要去的冰壁資料。攀冰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戒驕戒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xpapa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