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台灣朋友來家做客,他們一行人的新疆之旅已經接近尾聲。新疆的美食大部份都是比較扎實的牛羊馬肉為主,為清淡大家的腸胃,我特別準備了粉丸湯來招待他們為下午茶小吃。沒想到好評如潮(有點暗自驕傲沾沾自喜),特別要求我在部落格公開此道美食的食譜和做法,以便在台灣繼續發揚光大。那就把我"自創"新疆回族小吃公眾于世啦。
小祕密公開〞其實這湯頭美食是我融化兩道新疆小吃的結晶。〞。
雖然說各地都有丸子湯,但是新疆的回民丸子湯就是與眾不同了。
丸子湯是新疆人的快餐,幾乎家喻戶曉。過去丸子湯是新疆人家庭宴請的最後一道菜,意喻吃完走人的意思。但現下每一家回民開的飯店都會有這一道美食。
說新疆的丸子湯與眾不同,就會有他的特別之處。
湯頭講究︰來自綠色無污染野放生長的牛(羊)骨熬製的高湯,完全無膻味,配紅蘿蔔丁熬上的湯頭,更加回味甘甜。
丸子的特色製做︰丸子兩種,一種是水煮丸子,一種是油炸丸子,二者在製作工藝上有所區別。水煮丸子是用刀背把牛(羊)肉剁碎,然后放在開水裡煮熟了撈起;油炸丸子是用刀刃把肉剁碎,然后放在油鍋裡煎炸。丸子湯的配料十分考究,絕不是把牛(羊)肉剁碎了捏成團那么簡單。丸子裡面配上洋蔥沫,香蔥花,並在攪拌丸子肉泥的時候加上雞蛋,豆腐和澱粉,讓牛羊肉嫩滑Q香,撒上有著濃郁新疆味的孜然粉,五香粉和香油淹味。看似小小的肉丸子暗藏西域特色的外脆裡嫩的濃香。
丸子湯的配料比較多,阿魏菇、凍豆腐、紅薯粉條、菠菜等等讓一碗丸子湯看起來滿滿的。還沒入口一碗的香氣就撲鼻而來,讓人食慾大增。但配料可以按照個人喜好自由配搭。
粉湯,是古爾邦節和肉孜節,幾乎每家回族都要烹製的主食,用來恭候貴客和親友們的到來。這種風味小吃在大宴席上可是見不著的,卻常常是款待客人的一道深受喜愛的小吃。粉湯的主料是涼粉塊,要求均勻透亮,纏綿細嫩,嚼起來爽口而有韌勁。一般選用優質澱粉(主要為豌豆粉)熬製冷卻備用,然后選用肥瘦適中的羊或牛肋條肉切成碎塊,加鹽和準備好的姜粉、花椒粉、胡椒粉、洋蔥、紅辣椒,水發木耳等,燒製即成。粉湯碗內再加上香油、紅油辣面、香菜等,這就是酸辣粉湯。若在粉湯內調配上幾個水餃,就成粉湯餃子。雜碎粉湯則用煮熟的羊雜碎或牛雜碎 鍋,加原湯粉塊和各種佐調製而成。
新疆人飲食習慣比較油膩,對于回族人的粉湯個人是又愛又怕,但卻忠實喜歡涼粉塊煮湯的細嫩。因此就綜合兩湯特色,自創粉丸湯。這是菁多年來喜歡把各地美食親自品嘗和學習烹調的同時也動手改良成適合自己的喜好。用羊骨清燉高湯,加入紅蘿蔔(或阿魏菇),油炸肉丸子,豌豆涼粉。並在裝碗上湯前一定要撒上芫荽才配羊肉湯味會更贊﹗整個湯上桌后,色彩搭配(紅,白,綠….)更像享受一件色香味美的藝術品。
粉丸湯做法︰
•原料︰
•羊肋間肉三百克
•蔥花20克 (蔥頭白色部份)
•洋蔥切沫20克
•豆腐40克
•紅蘿蔔
•芫荽
•豌豆粉切小方塊
•生姜10克
•大蒜一頭 (熬湯中后期快起鍋5分鐘前添加,除去肉體的腥味並夏天有排毒功效)
•生雞蛋兩個
•澱粉
•五香粉,孜然粉
•蚝油(攪拌肉泥時候放入)
•味精,鹽 ,香油,羊骨高湯
作法︰
1、羊肉絞餡,裡面放入生姜,蔥頭白色部份,洋蔥沫,五香粉,孜然粉,鹽,雞蛋,澱粉, 蚝油均勻攪拌,拌香油淹味10分鐘。
2、將肉餡揉成大小適宜的丸子。
3、在鍋裡放入油,當油燒至七成熟,將丸子放入鍋中油炸,待丸子發紅后取出。(丸子五成熟)
4、在燉鍋的羊肉高湯中放入紅蘿蔔小方塊提甘甜味,熬湯5分鐘后,放入油炸丸子和豌豆粉丸方塊。
5、煮3分鐘就可以上桌了,上桌前記得在湯碗裡面撒上芫荽。